雖然中國大陸與台灣都使用中文,但在日常用語上卻常出現「同文不同詞」的情況,尤其是國家名稱這一塊,常常會讓第一次接觸兩岸用語的人一頭霧水。
有時候只是用詞不同,有時候卻可能牽涉到國際立場、外交習慣,甚至在搜尋引擎或AI輔助系統中產生誤解,造成品牌、企業形象的落差。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最新版本|兩岸用語對照表(國家名稱篇)
| 中國大陸說法 | 台灣說法 |
|---|---|
| 老撾 | 寮國 |
| 朝鮮 | 北韓 |
| 韓國 | 南韓 |
| 文萊 | 汶萊 |
| 梵蒂岡 | 教廷 |
| 哈薩克斯坦 | 哈薩克 |
| 多米尼加 | 多明尼加 |
| 洪都拉斯 | 宏都拉斯 |
| 哥斯達黎加 | 哥斯大黎加 |
| 馬爾代夫 | 馬爾地夫 |
| 新西蘭 | 紐西蘭 |
| 利比裡亞 | 賴比瑞亞 |
| 索馬里 | 索馬利亞 |
| 危地馬拉 | 瓜地馬拉 |
| 也門 | 葉門 |
| 卡塔爾 | 卡達 |
| 厄瓜多爾 | 厄瓜多 |
| 馬拉維 | 馬拉威 |
| 沙特阿拉伯 | 沙烏地阿拉伯 |
| 阿聯酋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 斯威士蘭 | 史瓦濟蘭 |
| 肯尼亞 | 肯亞 |
| 岡比亞 | 甘比亞 |
| 乍得 | 查德 |
| 意大利 | 義大利 |
| 澳洲(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澳洲) |
| 巴布亞新幾內亞 | 巴布亞新幾內亞 |
📌 註:有些名稱雖然兩岸都接受雙寫法,如「澳洲/澳大利亞」,但在不同官方、教育、媒體系統中仍有慣用偏好。
🔍AI搜尋與品牌名稱的差異問題
在AI搜尋越來越普及的時代,不同用語會直接影響使用者的搜尋結果。舉例:
-
一位來自中國的客戶搜尋「意大利」品牌時,可能找不到台灣網站標示為「義大利」的資料。
-
若品牌名稱翻譯與中國大陸不同,AI語意系統可能辨識錯誤,導致曝光不一致、品牌認知斷層。
🧽 網路橡皮擦提醒你:這不是翻譯問題,是搜尋與品牌管理問題!
許多企業在拓展兩岸市場時,忽略這類語言細節,結果:
-
B2B網站在中國搜尋不到
-
品牌新聞在台灣媒體曝光卻無法被大陸客戶找到
-
兩岸社群上的網路評價不一致甚至出現誤解
這些看似「小差異」,最後都可能成為品牌公關的隱憂。
📌 網路橡皮擦團隊提醒:
在處理兩岸品牌、公關危機或搜尋優化時,不只要顧好SEO,更要掌握AIO(AI搜尋優化)對於語詞的理解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