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網路行銷策略 » 幼兒園行銷,不只是招生,更是信任的累積|招生行銷、品牌經營實務建議

幼兒園行銷,不只是招生,更是信任的累積|招生行銷、品牌經營實務建議

在少子化浪潮下,許多幼兒園與托嬰中心經營者發現:
即使園內教育品質與環境優良,但招生卻越來越困難。

實際上的幼兒園行銷實例,團隊曾協助一間經營多年、具備優良教學理念的幼兒園,透過重新規劃品牌定位、數位行銷策略與多平台曝光,成功提升家長對園所的認識與信任,也讓第二代經營者順利走上品牌擴展的下一步。

以下分享此操作過程中的實務經驗與行銷策略,提供給所有用心經營的園所參考。

一、幼兒園常見的三個行銷誤區

許多園所誤把行銷當成「招生最後一哩路」,但實務上容易落入以下三個迷思:

1. 只在缺人時才開始做行銷

行銷不是救火工具,而應是日常經營的一部分。
若等到學生減少才開始曝光,已經錯過與家長建立信任的黃金時機。

2. 社群貼照片就能帶來詢問?

許多園所每天辛苦經營 Facebook、IG,但效果有限。因為:

家長不是要看活動,而是想確認「孩子來這裡會快樂嗎?」「我能放心嗎?」

3. 忽略Google搜尋的影響力

現在的家長第一步不是打電話、不是私訊,而是「Google 搜尋」。
園所若沒有經營 Google 我的商家檔案(Google Business Profile),在搜尋「××區 幼兒園」時完全看不到,自然就會被排除在名單之外。

二、幼兒園行銷的三大核心策略

1. 數位地圖曝光:讓你被搜尋到

Google 地圖是家長主動搜尋的重要入口,必須強化以下三點:

  • 園所名稱應包含地區關鍵字與品牌詞。

  • 商家頁面介紹、內文及照片需完整。

  • 評價策略需自然經營,並搭配實景設計照片(不是活動花絮,而是家長角度視角)。

2. 官網與新聞內容:建立信任與專業形象

一個有效的園所品牌,需要三層架構:

  • 社群:曝光廣度(Facebook/IG)

  • 官網:資訊深度與信任感(制度、收托年齡、報名方式)

  • 新聞稿:建立園所聲望與社會連結

我們的經驗中,最有成效的新聞稿不是自我介紹,而是 用家長視角說出園所的故事強項

  • 如何從職場媽媽的角度選托嬰中心?

  • 家有敏感氣質寶寶,選擇園所的過程與轉變?

  • 老師怎麼透過日常觀察幫助家長育兒?

這樣的內容更容易被親子媒體引用,也更容易自然出現在 Google 搜尋結果中。

3. 影音與團隊形象:創造情感連結

與其寫長篇文章介紹理念,不如用各式影片說明園所溫度與氛圍

  • 園長理念簡述+園所日常環境畫面

  • 老師互動與孩子活動剪影

  • 家長訪談

影片上傳至 YouTube 或 LINE 官方帳號,不只能讓家長「先感受氛圍」,也大幅提升轉換率。

三、招生行銷的本質:不是衝人氣,而是篩選適合的家長

透過上述行銷策略,我們發現一個重要現象:

行銷資訊越清楚,來參觀的家長越「對頻」。

這代表:清楚呈現園所的教學理念、價值觀、收托年齡與服務方式,有助於提前篩選「真正契合」的家長,反而提高招生成功率、降低不必要的來電詢問。

四、拓園布局:從單一園區到多據點的品牌規劃

當園所品牌初步建立後,便能進一步規劃以下佈局:

  • 開設副品牌 or 多園區(在其他行政區擴點)

  • 製作分站/多語系網頁,吸引外籍家長

  • 將行銷預算從單點轉向長期佈局,如SEO

這些策略能幫助園所從「招生應急」邁向「永續經營」

FAQ|問答

Q1:幼兒園真的需要做Google地圖嗎?
A:是的。現在多數家長會用手機搜尋「××區 幼兒園推薦」,若園所未出現在地圖上,就等同於「消失在市場中」。

Q2:幼兒園需要拍影片嗎?
A:建議拍攝。影片能夠快速建立園所形象與溫度,特別是對外縣市家長,影片遠比文字更有說服力。

Q3:社群要經營嗎?還是專心做網站就好?
A:兩者都重要。社群提高曝光,網站提高信任,兩者搭配,才能提升實際轉換率。

Q4:園長要自己拍影片嗎?還是找專業團隊?
A:視預算而定。初期可以手機拍攝自我介紹短片,之後若有品牌擴展規劃,建議交由專業團隊拍攝品牌形象影片。

讓好理念被看見,是行銷真正的價值

我們見過很多教育理念極佳、師資溫暖的園所,卻因為行銷曝光不足,讓更多家長錯過了選擇的機會。

真正的好園所不怕被比較,怕的是「沒人看到」。

讓家長在還沒走進園所之前,就能感受到你們的用心與專業——這,就是幼兒園行銷的核心。

如您是:

  • 正在經營幼兒園或托嬰中心

  • 即將開設新園區

  • 想解決招生困難與品牌定位模糊

歡迎與我們聯繫,進一步討論適合您園所的行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