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網站策略分析 » 網站把把脈 » 網站沒流量怎麼辦?先別急著重做,搞懂這三件事才不會白花錢

網站沒流量怎麼辦?先別急著重做,搞懂這三件事才不會白花錢

「我們網站有做啊,但沒人看、沒人來。」
「SEO報告打開來,整排紅字,看了只覺得更迷惘。」
「外包說建議重做網站,要不要直接砍掉重練?」

身為企業主,你可能也曾陷入類似的情境。
網站做了、錢也花了,卻看不到實際成效。尤其一收到報告、分析,滿滿錯誤讓你懷疑當初是不是走錯路。

別急,網站沒流量,不等於網站沒救。

這篇文章從「網站健檢」的觀念延伸出三個執行步驟,幫你用正確的方式理解問題、排定優化順序,最重要的是──不急著重做網站,也能改善流量與轉換。

✅ 第一步:不要被紅字嚇到,學會「排序處理」

收到網站分析報告時,最常看到的畫面就是「全紅警告」或是低分評比,什麼 SEO結構錯誤、H1沒設定、速度太慢、缺少描述標籤……光看這些術語就頭痛?

別把這些問題一視同仁。

它們就像健康檢查報告裡的紅字,有的是必須馬上處理的急症,有的只是輕微偏高還在可控範圍內。

所以網站優化的第一步是:釐清問題優先順序,而不是一股腦地「全部重做」。

你可以這樣排序:

  • 🟢 立即修正(低成本高影響):標題錯誤、404頁面、圖片沒壓縮、速度慢、標籤缺失。

  • 🟡 中期優化(需要協助但可排程):架構調整、內部連結優化、行動裝置體驗問題。

  • 🔴 長期規劃(屬於品牌面或策略面):內容策略、網站架構重組、導購路線設計。

網站健檢後,先設定改善順序,再選定適合人選

✅ 第二步:選擇理解你問題的人執行,而不是只會說術語的外包

很多中小企業的網站從來不是自己做的,而是交給設計公司或外包團隊處理。這本來沒錯,但真正的問題是——誰來處理優化問題?

你可能碰過以下情況:

外包A說:「你這個架構不行,要整站重做。」
外包B說:「這是主機問題,我們沒辦法處理。」
外包C說:「這是演算法問題,沒人解得開。」

結果三方踢皮球,網站問題原地打轉半年,流量還是0、成交還是掛蛋。

✅ 建議你:找出提供報告的單位,詢問是否可直接承接優化任務
因為他們最清楚網站問題根源,最能從觀察中提出具體行動建議。
比起重新找人、重新溝通,這樣的流程更省時、省錢、省麻煩。

✅ 第三步:網站沒流量,不是只有技術問題,也可能是「觀念錯了」

網站不是裝飾品,而是生意系統的一環。
很多老闆會犯的一個錯是「我花錢做網站了,所以它應該會自動帶來客戶。」

這觀念就像:「我租下了一間店,就會自動有客人來。」

其實現實是──網站的流量與成交,是需要「持續經營與優化」來換來的。

這裡有幾個你可以立刻檢視的項目:

  • 你的網站是否有清楚對應使用者在 Google 上的搜尋意圖?

  • 是否每個頁面都針對關鍵字做過基礎SEO優化?

  • 有沒有人定期追蹤網站數據、做內容調整?

  • 有持續透過廣告、文章、社群引導流量進站嗎?

結語:網站沒流量,是可修的,不一定要重做

在AI時代,網站成為許多企業主的重要門面,也是潛在客戶判斷你專業度的第一印象。
與其急著砍掉重練,不如先冷靜分析、一步步排除關鍵問題。

你可能會發現:

幾個簡單調整,就讓你的網站重新有了生命與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