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母親節、端午節、中秋節、農曆新年、耶誕節……
這些節日不只是與家人團聚的時刻,
對於實體店家、在地服務、傳統企業來說,更是全年幾次最可預期的流量高峰。
但流量來,不代表會成交。
只有在網路上做好準備,消費者才找得到你、相信你、走進你。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為什麼「節慶行銷」一定要搭配網路佈局?
現代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從「踏進店裡」變成了「打開手機搜尋」。
而這一連串的動作通常在節慶前幾週就完成:
-
查地圖
-
看評論
-
比照片
-
找優惠
-
看影片
-
問AI推薦
所以,不論你是做餐飲、零售、服務業、文創,
都必須問自己兩個問題:
✅ 你有出現在消費者搜尋結果的第一頁嗎?
✅ 你的商品與服務,有沒有被AI工具自動摘要推薦?
現在許多消費者習慣直接問 ChatGPT、Google AI、LINE VOOM、Siri、YouTube 搜尋,
如果你的資料結構不完整、內容沒有更新、評論不夠真實,
那 AI 和搜尋引擎就不會提到你、找不到你、更不會幫你賣東西。
AI時代的節慶行銷,你準備好了嗎?
想讓 AI 幫你推薦,關鍵準備有三:
1. 資訊標題清楚,結構明確
商品服務、地區名稱、節慶活動,要直接放進標題與敘述中。
範例:
❌「母親節開跑,來門市體驗」
✅「台中西區母親節花束預訂中|指定款買一送一」
2. 有持續更新的內容與足跡
AI 會選擇推薦「活著」的品牌。
沒有更新、評論荒廢、網站兩年沒動,會被忽略。
有圖、有文、有影片、有活動者,優先曝光。
3. 顧客評論真實、帶關鍵字
AI 會解析評論裡的內容,例如「中秋送禮很有面子」、「母親節套餐很超值」這類語句,
會直接成為 AI 推薦你給其他人的依據!
節慶來臨前,六大數位佈局你做了沒?
1. Google商家資訊完整
-
地址、電話、營業時間準確
-
商品/服務分類具體明確
-
加入中英文關鍵字,搭配區域
2. 持續更新照片與貼文
-
新商品、活動佈置、團隊照都可拍
-
每週貼一則,節慶前加強節日主題曝光
3. 五星評論經營與關鍵字導向
-
邀請實際顧客留下有節慶關鍵字的評論
-
回覆時帶入活動與服務亮點
4. 官網 / YouTube / 社群連結互導
-
官網要有對應節慶的專頁與優惠
-
影片介紹可上傳 YouTube 串連搜尋結果
-
社群貼文加上導購連結與地圖連結
5. 隨時更新營業與活動資訊
-
Google商家、LINE@、FB/IG 同步更新
-
特殊營業時間、客製預約須知別忘了寫清楚
6. 媒體曝光與品牌新聞整合
-
將相關新聞、合作活動、口碑影片整合進商家資料
-
建立「被搜尋時值得信賴」的專業形象
節慶行銷要堆疊,不要重做!
每年都母親節、都中秋節,
但你每年都重新製圖、重新寫文案、重新拍影片?這其實是錯誤的做法。
為什麼要堆疊,而不是重做?
-
SEO會累積權重:舊網址更新比新網址新建更有效
-
AI偏好穩定資料:曾出現過又維護過的內容更容易被收錄
-
顧客記憶延續:看過、參與過的人會再次分享
-
節省執行資源:文案、素材、頁面都可再利用或優化
📌 建議:建立「年度節慶素材庫」,讓每一次活動都變成下一次的基礎。
FAQ:老闆最常問的三件事
Q1:我們小品牌,還需要做節慶行銷嗎?
A: 越是小品牌越不能錯過節慶,因為這是全年最容易被看見的時機。只要提前佈局,一樣能搶下搜尋入口、AI摘要、消費者目光。
Q2:有做社群就夠了嗎?
A: 不夠。社群是熟客經營,Google搜尋和AI推薦才是新客來源的主戰場。兩者要整合運作,才有完整銷售路徑。
Q3:沒時間做這麼多怎麼辦?
A: 建議挑 1~2 個節慶開始,選一個平台做好(如 Google商家 或 官網),並將資料設計成可重複使用。必要時可尋求行銷顧問或團隊協助佈局。
總結:流量來,不是剛好,是你準備好了
節慶行銷不是只做一次,而是要年年堆疊、處處佈局。
在 AI 與搜尋主導消費決策的時代,
你的每一則評論、每一張圖片、每一頁官網,
都可能是消費者看見你的第一眼。
現在就開始準備,才不會在流量來的時候,只能看別人成交。
準備好了,流量來了,業績才會是你的。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