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網路行銷策略 » 展場行銷不是只有展覽那幾天:讓參展效益延續的關鍵思維

展場行銷不是只有展覽那幾天:讓參展效益延續的關鍵思維

在每一場展覽中,不論是B2B產業展、設計展、美食展、或是文創市集,主辦單位通常都會進行基本的媒體宣傳與人流導入。而參展廠商則往往自行會再額外找來攝影、拍影片、請KOL、投廣告…但問題是——這些投入,大多只侷限在展期3~4天的活動熱度

活動一結束,現場拆棚,燈光關掉,網路上關於這場展的話題也瞬間退燒,所有拍攝的素材、投放的內容、花錢請來的團隊就像「臨時裝潢」,一下子全數失效,無法為品牌累積中長期的行銷資產。

【常見問題】是否也遇過這些參展行銷困擾?

  • 展期間影片拍了,貼一篇就沒了

  • 攝影素材堆在硬碟,活動後完全沒再使用

  • 社群行銷團隊只發3天貼文,後續完全中斷

  • 花了錢請行銷公司,卻只能用在展期內的曝光

  • 品牌印象沒跟著展覽累積,參展效益難量化

【雲祥團隊觀點】展覽行銷不該只有短期,而是品牌累積的轉機

我們觀察到,大多數參展廠商雖然意識到曝光的重要,但實際操作時仍把「展覽行銷」當成短期專案,忽略了品牌長期經營的關鍵。

展覽結束 ≠ 行銷結束

如果能在展前就規劃好素材策略,讓拍攝、社群經營、KOL合作等內容在活動後仍持續產出、延伸使用,那麼這場展覽的效益,才真正發揮了最大價值。

⬆️透過展覽現場的元素,後續能堆疊應用

【解決方案】讓參展行銷成為品牌永續資產

雲祥團隊整合展覽行銷策略 + 品牌內容堆疊 + SEO佈局,提供以下服務流程:

1. 展前佈局:設計內容與分發節奏

  • 協助設定拍攝主題(不只紀錄,更要有行銷轉換點)

  • 社群貼文節奏預排(展前暖身、展中打點、展後延燒)

  • SEO新聞與品牌故事撰寫(讓搜尋引擎幫你引流)

2. 展中拍攝與社群運營

  • 實地專訪、品牌情境紀錄

  • 精華影片快速剪輯,讓參展當下就有即時分享素材

  • 提供中英日多語版本,擴大國際曝光

3. 展後延伸:內容重組與品牌堆疊

  • 影片二創拆解成短影片(YouTube Shorts/IG Reels)

  • 文章與採訪延伸(品牌新聞、案例報導)

  • 素材變身為後續簡報、提案或招商用途

【案例經驗】參展不是結束,而是品牌再升級的起點

某家幼教集團在參加大型教育展時,透過我們的團隊進行現場訪談與品牌形象拍攝,不僅記錄了教學理念與師資風貌,也與現場家長、教師有深度互動。

活動結束後,我們將素材拍成影片,搭配優化文章,並上架至104、1111等人力平台的企業專區,成功吸引對教育有熱忱的年輕老師主動投遞履歷。同時,這些素材也成為他們在未來校園徵才或社群招募時的重要資源。

原本只有三天的展覽行銷,最終成為一年以上的人才品牌經營。

結語:展覽行銷 ≠ 活動打卡而已,而是品牌長期經營的重要節點

每一次參展,其實都是一次珍貴的品牌曝光機會。但若只用三天熱度來定義它的價值,無異於將精心打造的形象,在活動結束後一併拆除。

讓雲祥團隊幫你留下參展的價值——
將一次展覽,變成一整年的品牌資產。

延伸文章:台北展覽行銷新模式!雲祥「展後效益延伸包」成企業參展新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