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關領域,危機處理是一門深奧的學問。當企業或品牌遭遇負面新聞時,如何化解危機、重塑形象,考驗著公關從業人員的智慧和應變能力。「負面新聞轉移焦點術」作為一種常見的公關操作手法,近年來備受關注。它指的是公關公司透過創造和傳播正向新聞,來分散大眾對負面事件的注意力,從而達到淡化或消除負面影響的目的 。
這種策略的核心在於,利用新的、引人注目的正面新聞事件,例如產品發布、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公司成就、名人代言或舉辦盛大活動等,來吸引媒體和公眾的關注 。透過精心選擇的發布時機和有效的媒體關係,公關公司可以將這些正面新聞精準地推送給目標受眾,並透過內容行銷、社羣媒體操作和SEO優化等手段,放大正面聲量,稀釋負面影響 。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正向新聞轉移焦點」可以在短期內轉移大眾的注意力,但如果問題的根源沒有得到解決,負面新聞仍可能在日後再次浮現 。因此,誠實透明的溝通和積極解決問題,纔是維護品牌聲譽的根本之道 。
本文將深入解析「負面新聞轉移焦點術」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並結合實際案例,為企業主、行銷人員和公關從業人員提供實用的指導和建議。我們將探討如何創造正面新聞事件、選擇合適的發布時機、運用媒體關係進行推播,以及放大正面聲量以稀釋負面影響。同時,我們也將剖析一些潛在的負面操作手法,提醒讀者避免重蹈覆轍。
專家提示: 在運用「負面新聞轉移焦點術」時,務必堅守誠實和倫理的底線。切勿捏造或誇大事實,更不要試圖掩蓋真相。只有以真誠的態度面對公眾,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和尊重。
立即閱讀,學習如何運用正面新聞化解負面危機!
面對負面新聞時,公關公司可運用「正向新聞轉移焦點術」,以下提供具體可行的建議:
- 快速識別並評估危機事件,判斷對企業聲譽的潛在影響,以便及時制定應對方案。
- 策劃並發布引人注目的正面新聞,如產品發布或企業社會責任活動,以吸引媒體和公眾的關注 。
- 建立並維護與媒體的良好關係,確保正面新聞能精準推送給目標受眾,稀釋負面影響 。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解讀「新聞轉移焦點術」:負面新聞下的品牌聲譽保衛戰
新聞轉移焦點術(英語:Agenda Setting Theory)是一種傳播理論,其核心概念是媒體透過選擇性報導特定議題,並持續聚焦於這些議題,來影響公眾關注的焦點和對議題重要性的認知。簡而言之,媒體決定了「我們應該思考什麼」。
定義:
新聞轉移焦點術指的是媒體透過其報導的選擇性、頻率和強調程度,來塑造公眾認為哪些議題是重要的,以及應該關注的。 媒體並非直接告訴民眾該如何思考,而是透過決定報導哪些新聞,來影響公眾對議題重要性的排序。
目的:
新聞轉移焦點術的主要目的是:
- 影響公眾的關注點: 媒體透過不斷報導某個議題,使其在公眾心目中的重要性提升,進而引導公眾的注意力。
- 塑造議題的重要性感知: 媒體的報導量和方式,會讓公眾覺得某些議題比其他議題更為關鍵,即使這些議題本身可能並非對所有人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 轉移公眾注意力或矛盾: 在某些情況下,媒體可能被用來有意識地轉移公眾對敏感或不受歡迎議題的注意力,將焦點轉移到其他較不具爭議性的話題上。 這種手法有時也被用於掩蓋更嚴重的問題,例如在中國,媒體可能透過報導娛樂八卦來轉移對重大公共事件的關注。
- 服務特定利益: 媒體的報導選擇可能受到政治、商業或其他利益的影響,藉此來鞏固特定政黨的利益或提升其正當性。
新聞轉移焦點術強調的是媒體在資訊傳播中的權力,以及其對塑造公眾輿論和社會議程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創造正面聲量:策劃與執行引人注目的新聞事件
策劃引人注目的正面新聞事件,需要策略性的規劃、精準的執行以及對媒體生態的深刻理解。 1. 明確目標與核心訊息
在策劃任何活動之前,首先要釐清您 2. 尋找獨特且具新聞價值的「角度」
要吸引媒體的關注,您的新聞事件必須具備「新聞價值」。這意味著它需要有獨特、新鮮、有話題性或能引起公眾共鳴的「角度」。考慮以下幾點:
- 創新性與獨特性: 是否有什麼是前所未有的?(例如:首創的技術、獨特的合作模式)
- 社會影響力: 活動是否與當前的社會議題、趨勢或公眾關心的問題相關?(例如:環保、公益、科技創新)
- 人情味與故事性: 是否有感人的故事、鮮活的人物或情感連結?
- 爭議性與討論度: 適度的爭議(非負面)有時也能引發媒體的興趣,但需謹慎處理。
- 權威性與專家支持: 是否有具公信力的專家、機構或意見領袖參與或背書?
3. 選擇合適的「事件」形式
根據您的目標和新聞角度,選擇最適合的活動形式:
- 記者會: 適合發布重大消息、新品發布、或回應重大議題。
- 產品發表會: 專注於展示新產品的創新與優勢。
- 公益活動/贊助: 展現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與公益議題連結。
- 研討會/論壇: 邀請專家學者,就特定議題進行深入探討,提升專業形象。
- 體驗活動/快閃店: 讓公眾親身參與,留下深刻印象。
- 競賽/頒獎典禮: 營造話題,激勵參與者,並吸引媒體報導。
4. 精心策劃新聞稿與宣傳材料
一份優質的新聞稿是與媒體溝通的基石。它應該:
- 標題醒目: 能夠在第一時間抓住記者的眼球。
- 內容精煉: 清晰、準確地傳達核心訊息,包含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目的(5W1H)。
- 提供「角度」: 包含記者感興趣的獨特切入點。
- 包含引言: 引用關鍵人物的說法,增加可讀性和權威性。
- 附加素材: 提供高質量的圖片、影片或數據,方便媒體報導。
同時,準備好活動現場所需的視覺物料、宣傳品等,確保整體形象的一致性。
5. 建立並維護媒體關係
與媒體建立長期、互信的關係至關重要。這不僅僅是發布新聞稿,更包括:
- 瞭解媒體需求: 知道不同媒體關心什麼樣的故事。
- 主動聯繫: 定期與記者保持溝通,提供有價值的資訊。
- 舉辦媒體活動: 如媒體茶敘、記者餐會,增加互動機會。
- 快速回應: 在記者需要資訊時,及時、誠懇地提供協助。
- 客製化溝通: 針對不同媒體的報導風格和讀者群,調整溝通方式。
6. 掌握時機與發布管道
選擇恰當的發布時機,可以大大提高新聞被報導的機會。例如,避免在重大節假日或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發布。同時,要選擇最適合您的目標受眾和新聞內容的媒體管道,包括:
- 主流媒體: 如報紙、電視台、廣播電台。
- 網路媒體: 如新聞門戶網站、行業垂直媒體。
- 社群媒體: 利用微博、微信、Facebook 等平台進行宣傳和互動。
7. 現場執行與應變
活動當天的執行至關重要。確保所有環節順暢,嘉賓、媒體接待到位。同時,要預想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並制定應急預案,例如:
- 嘉賓臨時缺席: 準備替代發言人。
- 現場設備故障: 提前備份,準備備用方案。
- 媒體提問刁鑽: 提前準備好FAQ,由發言人統一回應。
- 負面評論出現: 建立輿情監控機制,及時應對。
8. 後續追蹤與成效評估
活動結束後,要對媒體報導進行追蹤和整理,評估活動的成效,包括:
- 媒體曝光量與質量: 報導的數量、媒體級別、報導內容是否正面。
- 訊息傳播度: 核心訊息是否被準確傳達。
- 公眾反應: 社交媒體上的討論、民眾的評價。
- 達成目標情況: 活動是否達成了最初設定的目標。
通過對成效的評估,不斷優化未來的公關策劃。
放大影響力:媒體關係、社群操作與SEO的整合運用
媒體關係、社群操作和SEO(搜尋引擎優化)是現代數位行銷中三個相輔相成的關鍵要素。將它們整合運用,能產生比單獨操作更強大的協同效應,極大化品牌影響力與市場競爭力。
整合運用的重要性
-
提升品牌能見度與權威性:
- 媒體關係透過傳統媒體、新聞報導、部落格或意見領袖的露出,能快速建立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
- 社群操作則能透過持續的內容發布和與用戶互動,擴大品牌在線上的曝光範圍,並與潛在客戶建立直接連結。
- SEO則確保當用戶透過搜尋引擎尋找相關資訊時,能輕易找到你的品牌網站。
- 當這三者結合時,媒體的報導和社群上的討論能為網站帶來流量和反向連結,進而提升SEO排名,形成正向循環。
-
擴大內容觸及與影響力:
- 優質的內容是所有策略的基礎。透過媒體關係爭取報導,社群媒體放大傳播,SEO則確保內容的可搜尋性。
- 社群媒體上的分享和互動(社交信號)雖然不直接影響SEO排名,但能顯著增加網站流量,間接提升網站權威性和排名。
- 透過社群媒體,品牌可以更直接地與受眾互動,瞭解其需求,並提供個人化的內容,進一步加深用戶參與度。
-
精準觸及目標受眾與提升轉換率:
- SEO透過關鍵字研究,能精準掌握目標受眾的搜尋意圖,將網站內容推送給真正有需求的人。
- 社群媒體的廣告投放和內容策劃,能夠針對特定受眾進行精準溝通。
- 媒體關係則能透過具公信力的第三方發聲,影響目標受眾的購買決策。
- 當內容能夠透過這些不同管道被有效觸及,並引導至網站產生互動或轉換,就能最大化行銷效益。
各策略的協同作用
- 媒體關係與社群操作:媒體報導的內容可以在社群媒體上進行二次傳播,擴大影響範圍。反之,社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或用戶生成內容(UGC),也可能引起媒體的關注,爭取更多報導機會。
- 社群操作與SEO:社群分享和互動能帶來網站流量,有助於提升SEO表現。 此外,社群媒體頁面本身也可在搜尋引擎中獲得排名,成為品牌曝光的額外管道。
- 媒體關係與SEO:媒體報導中加入品牌網站的連結,能為網站帶來反向連結,提升SEO權威性。 同時,高排名的網站內容也更容易被媒體引用。
策略 | 說明 | 協同作用 |
---|---|---|
媒體關係 | 透過傳統媒體、新聞報導、部落格或意見領袖的露出,能快速建立品牌知名度和公信力 。 | 媒體報導的內容可以在社群媒體上進行二次傳播,擴大影響範圍 。 媒體報導中加入品牌網站的連結,能為網站帶來反向連結,提升SEO權威性 。 同時,高排名的網站內容也更容易被媒體引用 . |
社群操作 | 透過持續的內容發布和與用戶互動,擴大品牌在線上的曝光範圍,並與潛在客戶建立直接連結 。 | 社群分享和互動能帶來網站流量,有助於提升SEO表現 。 此外,社群媒體頁面本身也可在搜尋引擎中獲得排名,成為品牌曝光的額外管道 . |
SEO | 確保當用戶透過搜尋引擎尋找相關資訊時,能輕易找到你的品牌網站 。 | 媒體的報導和社群上的討論能為網站帶來流量和反向連結,進而提升SEO排名,形成正向循環 。 |
負面新聞轉移焦點術:公關公司如何透過「正向新聞」分散大眾注意力.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道德與實效並存:避開爭議手法,建立長遠品牌信任
在執行公關策略時,兼顧道德與實效是至關重要的,這兩者相輔相成,共同建構組織的長遠聲譽與成功。以下將從道德原則、實效性策略、兩者融合的實踐,以及評估機制等方面進行詳細 道德原則:建立信任的基石
道德是公關工作的根本,遵循道德原則不僅是法律和社會的要求,更是贏得公眾信任和維持良好聲譽的關鍵。
- 誠實與透明:這是公關活動的核心原則。在與公眾、媒體、利益相關者溝通時,必須基於事實,誠實傳達資訊,不誇大其詞,不隱瞞重要事實。即使犯錯,也應及時、透明地承認並提出解決方案,以重建信任。例如,面對產品召回或數據洩露等危機時,公開透明的溝通有助於挽回客戶和公眾的信任。
- 尊重與同理心:公關人員應尊重所有利益相關者的權益和觀點,理解他們的立場和需求。在溝通中展現同理心,能夠建立更融洽的關係。
- 公平與公正:在處理不同意見和利益衝突時,應力求公平公正,避免偏袒或歧視。
- 負責任的溝通:公關活動應避免傳播虛假資訊、誤導公眾或進行惡意攻擊。尤其在社群媒體時代,匿名發布不實資訊、僱用寫手撰寫假評價等行為,都嚴重違反了公關的職業道德。
實效性策略:達成溝通目標的途徑
實效性體現在公關活動能否有效達成預設目標,例如提升品牌知名度、改善公眾形象、增強顧客忠誠度等。
- 策略規劃:制定清晰的公關策略是成功的基礎。這包括深入瞭解品牌自身價值、市場定位、目標受眾,以及競爭對手的動態。
- 多元溝通管道:善用各種傳播管道,包括傳統媒體(贏得媒體)、社群媒體(分享媒體)、自有媒體(Owned Media)以及付費媒體(Paid Media),根據目標受眾和預算靈活運用(PESO模式)。
- 建立關係:公關的核心在於與關鍵利益相關者(客戶、員工、投資者、媒體、社區等)建立並維護良好關係。這需要持續的溝通、相互尊重和信任。
- 數據驅動的決策:運用數據分析工具來衡量公關活動的效果,例如媒體曝光量、受眾觸及率、品牌提及量、情感分析等。這有助於瞭解哪些策略有效,並及時調整,優化資源配置。
- 危機管理:預先制定危機應對計劃,包括溝通策略、法律策略等,以便在突發事件發生時能迅速、有效地處理,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融合道德與實效:實踐中的考量
將道德與實效完美結合,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權衡與調整。
- 真實性的故事敘述:在傳遞品牌價值時,應講述真實、動人的故事,而不是虛構或誇大的內容。例如,耐吉的「平等」運動,通過真實的故事和情感連結,有效傳達了品牌價值。
- 價值觀驅動的活動:公關活動應與品牌的長期價值觀和社會責任緊密結合。例如,企業可以參與公益活動、推動環保議程,將社會責任融入品牌DNA。
- 選擇合作夥伴的道德標準:與意見領袖、網紅或公益組織合作時,應確保其價值觀與品牌一致,並考察其過往的道德行為。
- 避免利益衝突:在代表客戶或組織時,應避免可能引發利益衝突的情況,並確保資訊的公正性。
評估機制:持續優化與改進
有效的評估機制是確保公關策略在道德與實效上都能持續進步的關鍵。
- 設定清晰的KPI:為公關活動設定可衡量的關鍵績效指標(KPI),不僅包含媒體曝光量,還應涵蓋目標受眾的觸及率、受眾態度轉變、品牌聲譽指標等。
- 定期審查與反饋:定期審視公關活動的成效,收集各方反饋,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策略調整。
- 道德審查:在策略制定和執行過程中,應加入道德審查環節,確保所有活動都符合道德規範。
負面新聞轉移焦點術:公關公司如何透過「正向新聞」分散大眾注意力結論
總而言之,負面新聞轉移焦點術:公關公司如何透過「正向新聞」分散大眾注意力,是一種在公關危機中常見且重要的策略。它並非萬靈丹,而是一種應急手段,旨在為企業爭取時間,修復問題的根源 。
成功的關鍵在於真誠、透明地與公眾溝通 。單純地掩蓋或轉移視線,而不去解決問題本身,只會適得其反 。 誠實地承認錯誤,積極地採取補救措施,並持續地與利益相關者溝通,才能真正重建信任,維護品牌的長遠聲譽 .
因此,負面新聞轉移焦點術 應被視為整體危機管理策略的一部分,而非唯一的解決方案 。 結合正向的公關操作、積極的問題解決和真誠的溝通,纔能有效地化解危機,並將其轉化為品牌成長的契機 .
負面新聞轉移焦點術:公關公司如何透過「正向新聞」分散大眾注意力 常見問題快速FAQ
什麼是「負面新聞轉移焦點術」?
「負面新聞轉移焦點術」是一種公關策略,透過創造和傳播正向新聞,分散大眾對負面事件的注意力,以達到淡化或消除負面影響的目的 [1]。
新聞轉移焦點術如何影響公眾?
媒體透過選擇性報導特定議題,並持續聚焦,影響公眾關注的焦點和對議題重要性的認知,進而塑造公眾輿論和社會議程 [2]。
如何創造引人注目的正面新聞?
策劃新聞事件需具備新聞價值,例如創新性、社會影響力或人情味,並選擇合適的活動形式,精心準備新聞稿 [2]。
媒體關係在公關中的重要性是什麼?
與媒體建立長期互信關係至關重要,不僅是發布新聞稿,更包括瞭解媒體需求、主動聯繫、快速回應和客製化溝通,從而提高新聞報導的機會 [2]。
如何整合媒體關係、社羣操作與SEO?
整合運用能提升品牌能見度,擴大內容觸及,精準觸及目標受眾,媒體報導的內容可以在社羣媒體上進行二次傳播,擴大影響範圍 [3]。
公關活動中如何兼顧道德與實效?
在公關策略中,應遵循誠實透明等道德原則,並制定清晰的策略規劃,善用多元溝通管道,建立關係並以數據驅動決策,同時預先制定危機應對計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