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網站策略分析 » 宮廟行銷把脈 » 寺廟翻修前,別忘了「網站」也該修繕

寺廟翻修前,別忘了「網站」也該修繕

寺廟修繕的同時,網路也別落後

為了吸引更多香客與年輕信眾,許多寺廟開始進行建築修繕、彩繪翻新、古蹟保存、空間活化……但您是否也該回頭看看,自家的寺廟網站是否早已成為「數位古蹟」

在申請寺廟修繕補助、或啟動建廟工程之前,請先問自己一個問題:

👉 網站,是不是還停留在十年前?

寺廟修繕翻修前,順便看自家寺廟網站是否也要修繕翻修

有些網站,看起來像古蹟、跑起來像骨灰

許多宮廟當年為了跟上時代,花錢製作了華麗的網站,還搭配當時流行的Flash動畫、背景音樂、或轉盤祈福功能。

結果呢?

  • Flash已經全面退場,現在的瀏覽器根本無法顯示;

  • 網站只適合桌機觀看,手機一打開就跑版;

  • 網址還是 http:// 開頭,缺乏安全性與信賴感

  • 設計老舊,甚至難以更新,最後只能放著不管。

結果就是:

香火再旺、彩繪再美,年輕信眾根本找不到你。

這是某間大廟的超酷FLASH,但其實這個古蹟技術在網路已經跑不出來了

傳統與科技可以共存:讓香火也能在網路上延續

現代信眾尋找宮廟的方式,已經從口耳相傳轉變為:

  • Google 搜尋「廟宇安太歲推薦」

  • 用手機查詢附近的「點光明燈」地點

  • 甚至上網找能否線上登記法會或查詢法會日期

但如果網站資訊落後、搜尋不到、或根本進不去…

在這個網路時代,等於沒有做。

修了主殿、忘了首頁,信眾一樣找不到你。

有些人會說:「我們有 Facebook 粉絲團啦!」

這當然很好,但只有FB,不等於有網站

FB只是社群工具,演算法變動頻繁,曝光率逐年下滑。它沒辦法像官網一樣:

  • 長期累積SEO搜尋排名

  • 成為官方資訊入口與信任來源

  • 結合線上登記、捐款、活動報名等功能

宮廟網路修繕建議:

在實體翻修之前,請一併評估以下項目:

✅ 是否有現代化響應式設計?(電腦、手機都好看)
✅ 是否支援Google地圖、評論、開放時間顯示?
✅ 是否可以自行更新法會、活動、公告?
✅ 是否有結合線上點燈、法會登記、捐款等功能?
✅ 是否有多語系版本(吸引國際觀光信眾)?

宮廟建築可以百年不變,但網站不能!

讓我們一起:

  • 保存傳統的信仰文化

  • 同時擁抱現代的網路工具

不只是修廟,更是修「網路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