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跨產業合作 » 從新聞台到公關公司創業:給剛踏出媒體圈的一份現場備忘錄

從新聞台到公關公司創業:給剛踏出媒體圈的一份現場備忘錄

熟悉新聞節奏,擅長寫稿找議題,但當創業後站上企業前線,會發現:客戶想問的,不只是哪一台播,還有「搜尋結果能不能乾淨」、「這篇能不能幫我澄清」、「尾款該怎麼談」。這些問題,你準備好了嗎?

媒體人創業開公關公司可能會遇到什麼問題?

從新聞台離開沒多久,手上有媒體資源、採訪經驗,開始為客戶寫新聞、接公關案。但很快地,會發現一些現場痛點:

  • 客戶聊很久,最後沒簽約,只是「問問」

  • 上完新聞後不付尾款,理由是內容不如預期

  • 把你當成「YouTuber」或「廣編文工讀生」,新聞稿要你來回改十幾次

這些問題,幾乎是每位剛創業的新聞人都會踩過的坑。而問題不是你不夠專業,而是你還沒來得及建立一套「把關業務流程」的機制與資源網路

客戶真的只要新聞曝光?還是其實想要搜尋清乾淨?

這是許多新手公關創業者的盲點。

你以為:「我幫他上新聞就好。」
但客戶心裡真正想的常常是:

  • 「我名字搜尋還是第一個看到負評,怎麼辦?」

  • 「新聞只維持一兩天曝光,能不能讓好消息多待久一點?」

  • 「我不在Dcard也被人說,是不是能壓掉?」

換句話說,新聞只是第一步,搜尋結構才是終局戰場。這是新聞人在跳出來創業時,最容易忽略卻最致命的破口。

怎麼避免只有專業但沒現金流?學會過濾「問問型客戶」與拉出防線

你也許很擅長說服同仁記者寫稿,甚至自己來寫,但剛創業時,卻不一定能說服客戶簽約。

這是因為公關工作不像新聞寫稿有「明確截稿日」與「新聞價值」判準。
會遇到的常見狀況包括:

  • 【時間被耗掉】:客戶問很久、改很多、最後沒簽約

  • 【產出被質疑】:上了新聞還說「不滿意」就拖尾款

  • 【角色被誤會】:以為你是廣編、接案剪輯、行銷助理

  • 【流程不清楚】:一篇新聞被要求像廣告一樣可以挑圖、改標、換標題好幾輪

如果能有個團隊協助前期審稿、談條件、做搜尋評估與處理合約確認,就能把時間省下來,專心做最擅長的新聞操作。

如果只專注新聞,那誰來處理搜尋、負評與輿情?

創業後會發現,媒體操作只是其中一塊拼圖,其他關鍵還包括:

  • Google 搜尋優化與結構治理

  • PTT、Dcard、社群輿情處理

  • Google 商家負評壓制與回應設計

  • YouTube 搜尋排名與標題設定

  • 官網、新聞、評論內容的策略安排

這些都不是一人該扛的事,但一定知道,什麼時候該找誰合作打團戰

麼打造你的第一組支援系統?從一個低調但可靠的團隊開始

網路橡皮擦團隊,常與新創公關公司搭配處理:

  • 專案前期搜尋結果評估(免漏查老新聞與舊論壇)

  • 負評處理路線建議(先觀察再動作,避免放大)

  • Google 商家與官網結構優化(讓好的新聞有機會被看到)

  • 若需處理抹黑,搭配律師、徵信、其他媒體組合行動

這些工作,不會搶你客戶,而是成為你穩定專業的後援部隊,讓你在面對複雜案子時,不需要重頭摸索。

你不是一人公司,只是還沒找到彼此的人

別讓自己被「問問型客戶」拖掉時間,也別在深夜一人改十次新聞稿時,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選錯路。

如果你也準備好找夥伴了,網路橡皮擦團隊,願意成為你幕後的工程組。
默默支援,但關鍵時刻絕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