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這個AI行銷時代,網路行銷早已與實體營運深度融合。不再是「網路歸網路、實體歸實體」的時代,反而是你不經營網路,就等於錯過大半客戶接觸的機會。
而在許多傳產、中小企業進行數位轉型的過程中,最常見的一個誤區,就是:
🚨「網路行銷策略KPI」是用喊的!不是用做的!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錯誤心態案例一:粉絲團成長用喊的
-
「競品粉絲數2萬?我們要5萬!」
-
「明天直播要破千人在線觀看!」
-
「每篇發文觸及百萬,留言、分享破百!」
這些看似「氣魄十足」的KPI,其實都是傳統行銷思維的殘影。因為面子問題,業主不想輸人,就下達這種高壓指令。
而市面上也正好出現一些「數字服務公司」,快速用廣告灌水、買粉絲、假帳號來幫你短期衝高數字——
✅ 面子有了,
❌ 但後續操作卻完全接不上!
這就像用毒藥讓人看起來氣色很好,長期卻會讓企業數位根基潰爛。
錯誤心態案例二:網站流量與SEO也要喊快
-
「對手網站月流量10萬?我們要100萬!」
-
「SEO我怎麼只能在第5名?不行,我要第1!」
當企業只看表面數字,為了快速「達標」,就容易被不當SEO手法吸引,例如關鍵字堆疊、黑帽外連、作弊內容生成……
結果是:
-
Google一更新演算法,網站被打入冷宮
-
搜尋排名跌光,品牌信譽還被貼標籤

網路行銷策略KPI,該怎麼設定才對?
請記住這個比喻:
樹要結出好果子,不能去市場買一堆果子掛上去,要從土壤、根系、日照、水分好好養起來。
✅ 粉絲數不多,就從貼文內容、互動策略、廣告TA優化一步步調整
✅ 官網流量差,就從架構優化、內容強化、標題策略、外鏈經營慢慢改善
✅ SEO要成效,就要有耐心、技術、內容策略、語意搜尋理解
這才是2025年AI與SEO共存時代的行銷王道。

真面子來自「裡子」,不要被假數字騙了
外顯的粉絲數、網站流量、直播人數…這些都會變,但內在的品牌內容、顧客體驗、網路信譽才是能長久陪你走下去的資產。
如果一味追求短期數字,只會一直陷入:「粉絲不夠多 → 買粉絲 → 粉絲沒互動 → 內容沒效果 → 行銷又砍預算」的惡性循環。
真正轉型成功的企業,不是靠喊數字贏,而是靠策略累積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