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業如何轉型網路行銷?
斜槓青年學院/報導
郭晉宏(Randy),一位從事網路數位行銷十餘年、主動溫故知新的專業顧問。所創立的「藍笛工作室」是以「解決傳統企業在網路行銷遇到的大小問題」為主要訴求。如此清晰的定位,來自於過去經驗中,對傳產轉型網路數位的共同痛點,有感而發。
協助企業不花行銷的冤枉錢冤枉路
網路時代的變遷,讓許多傳統產業也想做網路行銷,比如:Facebook、Instagram、Google Ads投放等等。在十幾年前,很多行銷工具並沒有那麼複雜;甚至獲取流量的廣告成本一個人平均不到一塊錢。但是現在,投入廣告行銷成本卻不減反增。不論是FB用戶觸及率、還是Google演算法改革,都在不斷告誡我們 — 網路的世界風起雲湧,一變再變。
依據多年經驗,郭晉宏歸納成「四不一沒有」的傳產轉型網路常見的問題:第一、市場不確定;第二、社群不熟悉;第三、網站不信任;第四、廣告不放心。再加上沒有專業者帶領,使得過程累積的Know-how無法適當傳承與堆疊 — 形成數位時代與傳統產業的數位落差。此時,企業正需要一位經驗引導者及行銷顧問諮詢的協助。
從零到一為企業把脈:雙向溝通排解起步困難
對於缺乏網路經驗的中小企業而言,如何在有限的預算下投入最佳成本執行網路行銷呢?郭晉宏用中醫的「望聞問切」做比喻:觀察客戶現況與市場競爭情形後,彙整與確認問題,再根據公司需求提出最佳方向。
近來五花八門的網路工具眾多,選擇對的工具才能發揮顯著效果。長遠來看,與其在一片紅海中和強勁對手廝殺,不如改為產品找出藍海策略。以搜尋引擎的關鍵字初期規劃來說,可先避開競牌都知道的關鍵字,對有潛力的「長尾關鍵字」先行卡位,對產品而言可奠定良好的市場基礎。因此,區隔同業競品差異是很重要的。
讓企業專心做專業的事
從幾乎沒有分析工具的2008年直到現在,郭晉宏經歷過起起伏伏的網路變化、看過百間客戶業績上下變動,尤其了解做網路生意的困難之處。在傳統轉型的階段,投廣告、玩社群、架網站、找口碑、寫文案等等…可能通通要自己來。當中耗費時間和成本不勝枚舉,盲點太多,造成許多好產品與好點子被埋沒在網路裡,令人扼腕。也許,是時候展開行動了 —
解決網路行銷數位落差,讓台灣傳統產業的環境變得美好!
連結報導於第一篇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