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幫助病患決定看哪間牙醫診所的時代,你的「Google 評價」與「搜尋結果」就是診所的門面。
一、不是自己說專業,AI抓的資料才算數
現在的病患習慣透過AI工具(如 ChatGPT、Bard)、Google搜尋來挑診所。輸入的問題可能是:
- 「哪間牙醫評價最好?」
- 「診所乾不乾淨?」
- 「醫生會不會很兇?」
這些問題的答案,大多來自AI抓取的資訊來源,例如:
- Google 商家評論
- 診所名稱關鍵字的新聞或文章
- 網友討論區(PTT、Dcard、Mobile01)
- YouTube 影片與衛教內容
如果這些地方充滿負評、舊新聞、糾紛留言,AI自然不會推薦你,甚至把你排除在建議名單外。
二、牙醫診所常見的負評情境
- 價格未說明清楚,被抱怨「亂收錢」
- 病患未配合療程,自行中斷卻怪醫生「看不好」
- 候診時間稍長,被留言「不尊重病人時間」
- 前台態度遭曲解,評論寫成「護士很兇」
- 甚至是行銷合作關係沒釐清,被誤解有推銷壓力
這些評論,就算不完全合理,AI一樣會收錄。
三、醫師遇到負評時,其實也會上網求解──你問過這些嗎?
很多醫師在遇到負面評論或患者糾紛時,第一時間也會打開 Google 或問 ChatGPT,尋找解法:
搜尋常見的關鍵字像是:
- 「Google評論可以刪除嗎?」
- 「病患亂留言怎麼辦?」
- 「醫美診所被惡意評論怎麼處理?」
- 「Dcard有負評怎麼辦?」
- 「診所負面新聞搜尋結果要多久會消?」
- 「怎麼請Google移除不實內容?」
- 「ChatGPT會抓到診所的負面新聞嗎?」
- 「病患說我沒耐心怎麼辦?」
- 「牙醫被抱怨亂收費怎麼澄清?」
👉 即使身為專業醫師,面對網路世界的放大鏡,依然會手足無措。
AI時代的搜尋不是你說什麼,而是你「留下了什麼」讓別人與AI去解讀──一則沒處理的留言、一次誤解的溝通,就可能成為放大你品牌缺陷的根據。
四、AI時代,牙醫診所該如何保護數位信任?
1️⃣ 主動掌握診所的網路聲音
- Google評論每週檢視,低分評論要判斷是否能合法申訴
- 關鍵字搜尋診所名,查看是否有舊新聞、討論串殘留
- 用工具定期追蹤搜尋結果與爬蟲網站資訊
2️⃣ 對外回應與處理要拿捏節奏
- 對真實病患不滿,謹慎回應,重視情緒與事實並存
- 對無就診紀錄者、惡意留言,可申請平台刪除處理
- 舊有內容、錯誤報導,可尋求專業聲譽處理團隊協助改善搜尋畫面
- 診所內部應完善影音紀錄設備:包含櫃檯、候診區與診間等公共區域的影像監控與語音備份,確保如遇爭議時能清楚還原事實,保障醫師、助理與前台的工作安全與人格清白。
✅ 尤其在牙醫診所這類涉及醫療專業與費用溝通的情境中,即時且有紀錄的事實證據,不只保護醫療團隊,也能作為事後澄清的第一線依據,避免被網路片面放大。
3️⃣ 建立AI友善的正向內容
- 衛教文(如:牙齒美白流程、看牙前後須知)上架到搜尋平台
- 鼓勵滿意病患留下關鍵評論(如診間整潔、醫師耐心)
- 若可行,發布媒體專訪、影片介紹診所文化,讓AI抓到你想要的形象與關鍵字
五、結語:AI時代,病患不是來問你專業,而是問搜尋信不信你
未來決定病患是否走進你的診所的,可能不是看招牌,而是看搜尋結果,甚至是AI推薦說「這家醫生好像不錯」。
這就是為什麼,牙醫診所不能再忽略網路評論與搜尋信任。若你想避免這些負面資訊無限延燒,可以從以下幾點開始:
- 建立聲譽防禦機制
- 主動優化搜尋與品牌內容
- 尋求第三方專業協助處理舊有爭議或負評
讓你的專業,不被舊資料誤解,不被AI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