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其它文章 » 台灣廟宇建築文化藝術 » 神像雕刻推薦|木材選用、高度尺寸與宮廟數位資產保存指南

神像雕刻推薦|木材選用、高度尺寸與宮廟數位資產保存指南

在台灣傳統信仰文化中,神像不僅是信仰的載體,更承載著宮廟的歷史與精神。無論是家中的家神、宮廟的主神,神像的材質、高度尺寸甚至保存方式,都是有其講究的。本篇文章將從神像雕刻的木材選用與尺寸高度談起,並延伸到現代宮廟必須重視的「數位資產保存」,讓信仰文化得以在實體與網路上共同流傳。

一、神像雕刻常見木材介紹

神像雕刻對材質的選擇影響深遠,不僅關係到雕刻的細緻程度,也影響神像本身的保存壽命與靈氣流通。以下是幾種常見木材:

  • 牛樟木:木質細膩、富含香氣,是傳統雕刻神像的上乘選擇,但因取得不易,價格也較高。

  • 樟木:市面上最常見的雕刻用木材,木質適中、易於雕刻,且自帶天然香味,有防蟲效果。

  • 檜木:質地堅韌、有光澤,耐久性佳,亦常見於高級神像。

  • 梢楠木、紅豆杉:屬於珍稀材質,氣味獨特,雕刻難度高,但質感佳、適合高階定製。

📌 小提醒: 由於牛樟木、檜木等材質取得不易,目前大多數神像雕刻仍以樟木為主要材料。

二、神像雕刻的吉祥尺寸選擇

神像的高度講究吉數,一般會依循魯班尺的吉位來製作,不僅為了美觀比例,更蘊含吉祥寓意。

常見的神像高度尺寸有:

  • 八寸八(約26.6公分)

  • 一尺三(約43.3公分) → 最常見的家神尺寸

  • 一尺六(約53.3公分)

  • 二尺、二尺二、二尺八

  • 三尺六(約120公分)→ 通常為宮廟主神或開基神像

📌 應用場域:

  • 家中神明廳:多為一尺三

  • 宮廟與壇口:多見一尺六與以上尺寸

三、從神像延伸:宮廟的「數位資產」也該被妥善保存

許多宮廟、私人壇口經常細心保存神像、香火與儀式器具,但卻忽略了「網路上的宮廟資產」也同樣重要。現代人習慣用 Google 搜尋「某廟靈不靈」「神明開光流程」「神像雕刻推薦」,若網路上資訊混亂、負評流竄,反而可能誤導新信眾或讓信仰價值受到質疑。

您是否也曾遇過這些問題?

  • Google 搜尋結果中有錯誤資訊或過時照片

  • 被網友亂寫評論,但無法即時回應與澄清

  • 有珍貴照片、影片與紀錄,卻未做分類與備份

  • 新信徒不知道您的神像已開光,或活動舉辦時間錯過

這些問題,其實不只是網站的問題,而是整體數位聲譽與文化資產的保護與重建

四、信仰值得長存,網路資產也該被守護

我們曾協助多間宮廟、宗教組織:

✅ 協助移除網路上不實評論與錯誤訊息
✅ 整理信眾與神明開光影片,建立可供查證的數位紀錄
✅ 建立Google商家,讓信徒可準確導航與聯繫
✅ 將信仰故事與歷史轉化為可閱讀的文章或紀錄片段
✅ 設計讓年輕信徒更容易理解的圖文與影音內容

不只是建網站,而是建立起可以代代相傳的「信仰數位資產庫」

五、結語:神像要雕刻,信仰也要保存

您是否曾經想過,當神明保佑信眾的同時,我們是否也該保護神明的名聲與記錄?
神像的雕刻與高度尺寸,是文化的細節;
而信仰的故事與聲譽,在現代,則需要透過數位的方式流傳與守護。

如果您正在為宮廟的形象、資料保存、或網路風評煩惱,歡迎與我們聊聊。

有些信仰,值得代代相傳;有些資料,值得更好保留。
讓我們一起守護屬於您的信仰故事。

聽完大神的課,如何開始網路行銷第一步?

上完大神的課後,認真的老闆保證是筆記本抄好超滿,上面詳細的記著大神的獨門絕技100招,此時恨不得有多拉A夢的記憶吐司,一次想通通印在腦袋裡,但大神是大神,我們只是凡人,不可能上完課100招就能通通學會,所以不要急著就去亂運用,會走火入魔的!!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