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oggle強將手下無弱兵,因為強將會選兵。
過去我們常說,選對執行團隊、找對行銷工具,專案就成功一半。
但這幾年實際經驗卻發現,網路行銷專案失敗的關鍵,往往不是工具選錯、也不是策略不好,而是沒有處理好——人。

專案初期沒評估到的「人」
曾經執行幾個看似簡單的網路行銷專案,戰略清楚、工具齊全、執行也按部就班,但最後卻卡住,無法結案。
回頭檢討,問題出在:我們低估了專案中參與的「人」,他們的角度與立場。
網路行銷專案的真正任務,往往要同時處理:
-
法務部門的風險與用詞審查
-
財務部門的成本預算與ROI預測
-
PM對於專案流程與交付節點的掌控
-
業務主管對業績導向的需求
-
品牌部門對形象調性的堅持
-
執行人員面對實務操作的難處
-
老闆娘(或非正式權力核心)個人的意見與美感偏好
-
跨部門間的誰來配合誰的矛盾
-
新舊人交接混用導致的標準落差
這些角色的期待與思維方向,有時完全背道而馳。
結果就是:大家都很忙,卻什麼都沒發生
當不同部門、不同角色,彼此拉扯、互相等待、沒有共識時:
-
行銷人員PO文3天就被下架,因為「某主管說不妥」
-
廣告文案拖了兩週還沒定稿,因為「等老闆娘回覆」
-
影片拍好卻不能上,因為「法務要審過再說」
-
社群經營做到一半,發現「預算被調走了」
-
AI工具導入後沒人會用,甚至有人反對「AI取代人」
最終導致:馬車原地不動、沒人負責、專案拖延,老闆的錢還是月月燒光。
越大組織、越容易卡關
這種情況,在「部門越多、層級越多」的公司中,尤其常見。
因為每個人都只是做「自己該做的事」,沒有人負責「整合、協調、跨部門溝通、解決人的問題」。
2025提高專案成功率的關鍵建議:
-
專案啟動初期就「盤點所有相關人」:不是只有做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有意見、有決定權的人。
-
安排共識會議或初期對焦會議:一次性整合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想法,避免事後一個一個「跳出來反對」。
-
建立專案「決策中樞」:誰是拍板的人?誰的意見優先?不能人人有意見、人人都否決。
-
善用AI當工具,但不能忘記人是主體:AI能快速產出素材、輔助分析,但推動決策與內部溝通,依然是人的任務。
-
找對網路顧問或專案管理者:不是找最會操作工具的,而是能整合人、懂溝通、會協調的人。
結語
2025年的網路行銷專案,不缺平台、不缺工具、不缺素材,缺的是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默契。
成功的關鍵,從來都不是行銷做得多花俏,而是專案能不能「被公司內部好好執行下去」。
行銷,不只是外部的戰場,更是內部溝通的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