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Toggle小心!新媒體外包竟賣你「尼泊爾殭屍粉」
隨著網路崛起,不少老媒體公司不得不轉型投入數位行銷與社群經營,但也因為缺乏經驗與判斷基礎,常淪為無良行銷公司的「肥羊」。
近日就傳出某家老牌媒體為了提升粉絲專頁人數,被一間新媒體公司以「華人粉太貴,我先幫你買便宜的國外粉絲」為由,塞滿一堆來自尼泊爾的假粉絲,數量看起來驚人,實際上卻是毫無互動、對業績完全無效的殭屍帳號。這樣的作法不僅誤導客戶,更造成錯誤的行銷決策與後續商機損失。
社群殭屍粉絲不是不能用,但不能被「騙」
買假粉絲(又稱殭屍粉)在行銷業界雖屬偏門手法,但若業主知情、目的是短期造勢或穩定版面效果,仍可控風險。然而,若行銷公司卻用詐術包裝成「真粉絲」、「效果超好」、「便宜又有效」,再高價轉賣給不知情的企業,那就是標準的詐欺行為。
許多不熟悉數位行銷的老媒體、開店的傳統老闆,往往看到粉絲人數就以為成效良好,卻不知道這些粉絲來自國外、無任何轉單價值,甚至會影響日後演算法與廣告表現,得不償失。
如何避免被無德行銷公司騙?
-
追問粉絲來源與真實互動比率(互動率低於1%就要小心)
-
要求後台數據透明公開,包含粉絲地區分布與觸及數據
-
了解市價與操作邏輯,過度便宜或誇張承諾要提高警覺
-
不要只看粉絲數,要看粉絲質量與轉換能力
網路橡皮擦觀點
在AI與數位行銷盛行的今天,企業與老媒體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除了提升技術力,更要提高「判斷合作對象」的能力。若你曾懷疑粉絲成效、感覺被騙卻說不出口,建議找專業團隊協助分析與調整,避免掉入假數據陷阱,誤傷自身品牌。